随着气温逐渐回升,望江县17万亩冬小麦进入返青关键期。田间地头处处涌动着春管热潮,传统农技与现代科技交织碰撞,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图景。
春回大地,万物复苏。在望江县华阳镇种植大户鲍金根的小麦种植基地,绿油油的麦苗随风起伏,大型植保无人机正在开展统防统治作业。田埂上,"90后"飞手,鲍金根的儿子鲍虎正在娴熟地操作智能终端,搭载多光谱相机的无人机按照设计好的线路喷施尿素,并实时生成苗情监测图。这台无人机是最新机型,单机日作业量最高达800亩,是人工的30倍。
华阳镇种植大户鲍虎说:“我这台无人机功率很大,每小时可以施肥3000到4000斤,效率特别高。每天可以施肥20吨左右。”
今年,鲍金根承包土地650亩,其中470亩种植冬小麦,眼下正是小麦促弱转壮的最佳时机,农技部门的农情测报,让他从"靠经验"到"看数据",智慧农机的使用,每亩施肥只需要两分钟,科技赋能让春管跑出加速度。在这片孕育希望的原野上,辛勤的耕耘正转化为丰收的底气,对今年午季丰产丰收,他信心十足。
“现在正是小麦返青季节,需要大量的氮肥,现在趁着好天气开始补肥。后期的时候,为了稳产,还要补一点复合肥,这样就能保证小麦的产量。”望江县华阳镇种植大户鲍金根说。(全媒体记者金锋、王翔,见习记者产雨,通讯员伊婷)
来源:望江政府网
喜欢此帖就给TA打赏~
感谢您的赏脸阅读
打赏后这些钱都会交给作者
您的城市币余额不足
可能感兴趣